👂
身邊最親近的人是跟我們一鼻孔出氣,還是陪著我們疏理情緒—將會塑形著我們未來五年後的模樣。
我們都有很多過不去的時候,哪怕是被主管刁難、被同事擺道、被好友背叛、被家人情緒勒索、被另一半冷處理、甚至只是跟一個陌生人發生摩擦⋯
是啊,這些基本上每週都會發生的鳥事,照三餐抱怨都不為過,
抱怨真的可以,但若是我們沒有自省能力的話,慎選抱怨的對象就變得重要,
聽我們抱怨的人可以是跟著我們一起破口大罵一鼻孔出氣,出氣完就當作解決了,進一步還會鼓吹著我們報復、放棄或是只會一味地說著「你值得更好的」這種不負責任可是悅耳的安慰話,
但也可以是願意陪著我們疏理情緒,反過來檢討我們說一些刺耳的話⋯「主管會刁難你,會不會也是一個徵兆你需要訓練好自己向上管理的能力?」、「被同事擺道,可能你還不夠強到有資格說你不要跟他工作了」、「被家人情緒勒索,或許你也沒有讓他們安心的本事只能不斷地付出情緒贖金」⋯
-
哪怕是可能一針見血會傷害到我們,沒有讓我們得到該有的安慰,但卻實質上漸漸地讓我們有機會屏除那些無法改變的外力,回歸到自我反省的內力,讓我們有機會闢出一條新的思考方式,
這是真的,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,就會變成怎麼樣的人,說得更精準一點—跟怎麼樣的人抒發情緒,就會變成怎麼樣處理情緒的人,
這些每天日積月累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,選擇和什麼人抱怨,進而被影響做出下一個選擇—都在塑造我們日復一日的模樣。
別長成那些連我們自己小時候都會討厭的大人,感謝那些願意先跟我們一鼻孔出氣、再狠狠檢討我們的人。
-
Whoever you choose to complain with is actually shaping who you are becoming in a way. The way you deal with emotions gonna be key reason to why you are who you are now.
-
#TenPMwithH